20080412,Chiu,龍潭。

<巴黎二日情,Two Days in Paris,2007

去年七月底上映,因為跟巴黎有關,因為是茱莉蝶兒(Julie Delpy),因為我要去巴黎,一直把這部電影放在心上。可惜八月一號就飛出去了,始終來不及在出國前完成。沒關係,回國後補回去也是很棒的。(一整個阿Q)

先是看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2004>,很喜歡那樣真實的愛情故事,後來才知道是<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1995>的續集,(1995年我才15歲,忙著考高中的苦命國中生)努力又找到了這部電影,總算是一續前緣。

題外話一下,這兩部電影真可算是經典了,推薦沒有看過的朋友快點去看,還有愛逛DVD租售店的朋友,如果看到這兩部電影的DVD要販售,通知我一聲吧!

誰說浪漫花都巴黎是浪漫的?劇中男女主角卻為了不同的場景不斷的爭吵。傑克是美國人,傳統的美國形象:自私自利,貪生怕死還有點疑神疑鬼神經質;瑪莉安是巴黎長大的法國人,擁有巴黎給人的印象:浪漫,神秘,數不清的羅曼史。所以這不是一部傳統的巴黎浪漫愛情喜劇,而是一部關於文化落差的愛情喜劇。浪漫嗎?巴黎街道是浪漫的,但我想男女主角不是。他們的爭吵雖然幽默但也太過尖銳,還有跟瑪莉安家人的交談,或是跟瑪莉安前男友的交談,對話太多了!太多太多,多到我來不及思考,多到我甚至覺得這部電影太吵,多到瑪莉安和傑克不得不回頭問問自己:「所謂的『愛』是什麼?」

很欣賞茱莉蝶兒(Julie Delpy)對於片尾的處理,房間裡溫暖燈光,由瑪莉安的獨白緩緩道出她真正內心的想法。
「我只能再一次崩潰,然後瘋狂地到處找人填補寂寞;直到兩年之後重新抬起頭,相信自己找到了真愛,但最後....又是再一次的落空。」
「無論多麼親密、多麼真誠,我們究竟能否真正地瞭解、並接受另一個人?」
「即便其中的道理怎樣都想不通,但生命中的某些時刻你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沒有他。」

我看到網路上有人將這一部電影歸類為女性主義電影,難道是因為女主角堅持做愛要用男下女上的體位?歸類為女性主義電影也太沙文本位,我想,不過是為了讓我們看見真正的巴黎,不過是為了讓我們看見真正的巴黎人,不過是讓我們認識文化差異的影響,我想,不過是要告訴我們還有一種愛情是這種模樣。

要找一個人來排遣寂寞不難,填補空虛的身體更簡單,只是,那靈魂最深最深處渴望被關注的,豈止是填滿一個位置而已。也許真要如瑪莉安,不斷的尋找不斷的詢問不斷的溝通不斷的將更加了解的對方放入心的深處,如此一來,略帶寒意的夜裡才能坦率的問自己:「這樣的溫度,夠否?」



很喜歡電影中瑪莉安的獨白,類似戀人絮語這樣的台詞,很迷人。

「戀人們總是害怕坦誠佈公,讓對方看到真實的自己,因為怕那個真實的自己,會讓對方害怕。可能等到真實自己展露的那一刻,就是分手時候的到來。」

「不管一對情侶在相愛時如何情深意濃,一旦分手後,就會成為陌生人,從此各不相干。然後過著幾個月荒唐糟糕的生活,自我放縱的哭過發洩過沉淪過後,人生還是會繼續,各自找到新伴侶,偶而在路上遇到,介紹一下身邊的新男友或新女友,不管是代替品還是真愛,又再一次全程投入自己。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再重演,循環不息。」

「人到了一定年紀,對方有60%讓你不喜歡,但你就是很愛他的其它40%,即使他夜裡睡覺時的打鼾聲很吵,但你就是喜歡他睡覺時打鼾的樣子,年輕時會因為60%的不喜歡離開一個人,年紀大了,反而會因為那40%而選擇繼續廝守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6909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